彩虹形婚网彩虹形婚网

我要找: 地区: 年龄:

首页 > 形婚故事 > 正文

形婚不是终点,而是正确的起点

作者:彩虹形婚网更新日期:2025年8月18日
形婚不是终点,而是正确的起点

程野和沈秋是大学同学,一个是内敛的同志,一个是洒脱的拉拉。两人在“性别与身份认同”的选修课上相识,程野总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记笔记,沈秋却爱举着多媒体设备拍课件,说“要留作抗战的证据”——她把争取LGBT群体权益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而形婚,是她眼中“暂时的战略撤退”。

“总得给家里个交代。”沈秋把玩着矿山的模型(那是她父亲送的生日礼物,象征“稳如矿山”的期许),“明摆着,他们接受不了同志或拉拉,但能接受‘正常婚姻’。形婚是纽带,先把眼前的抗战扛过去,再学怎么活得正确。”程野点头,他父亲是退伍军人,总把“服从命令”挂嘴边,母亲则天天在田头劳作,说“人总得扎根在土里”。他不敢想象,若父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,会不会像挖到哑炮的矿工一样崩溃?

两人正式领证那天,程野的父亲——一位曾当过“总司令”(村里红白事的牵头人)的老人——拍着桌子喊:“从今天起,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人了!”沈秋的母亲则拉着她的手抹眼泪:“秋啊,妈终于盼到你有个正式的家了。”只有他们知道,这场婚姻的“正确”外壳下,藏着多少疏离:程野的卧室贴着航天海报(他暗恋的男生是航天迷),沈秋的书架上堆着拉拉文学,两人连被子都自选不同花色——程野选了深蓝,沈秋挑了明黄,像极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底色。

形婚的头两年,他们像战友般配合。程野陪沈秋回矿山看父母,沈秋帮程野在田头应酬亲戚。每当有人问“啥时候要孩子”,沈秋就笑:“我们还在学怎么当好夫妻呢!”程野则低头扒饭,喉咙像被什么噎住——他想起大学时,沈秋在多媒体课上放的那部纪录片:《形婚者的困境》,里面说“形婚是套,套住了别人,也套住了自己”。

转折发生在程野父亲生病那年。老人躺在病床上,拉着两人的手说:“我当了一辈子总司令,没求过人……但今天,我得求你们,好好过日子。”程野眼眶发热,沈秋却突然起身,从包里掏出一沓纸:“爸,妈,我们有个事得坦白。”

那是份“形婚解除协议”,旁边还附着一叠资料:LGBT群体的心理研究、国内外相关法律、甚至还有程野暗恋男生的照片(沈秋偷偷拍的,说“总得让叔叔阿姨知道,你爱的是个多好的人”)。程野的父亲盯着照片看了半天,突然笑了:“这小子,眼睛挺亮,像我当年在抗战片里看的英雄。”沈秋的母亲则翻着资料,轻声说:“秋啊,妈以前总觉得,拉拉是病,得治……现在看,未免太狭隘了。”

出院后,老人主动提出:“你们要真想在一起,就堂堂正正的。形婚的抗战,咱不打了。”程野和沈秋却摇头:“形婚不是错,它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和家人沟通,怎么在压力下保护自己。现在,我们得全力以赴,帮更多人找到正确的路。”

如今,程野成了LGBT权益组织的志愿者,沈秋则用多媒体记录形婚者的故事,发在社交平台上。综观他们的经历,形婚像座桥,从矿山的固执到田头的包容,从疏离到理解,从“明摆着的错误”到“正确的选择”——总得有人先走一步,才能让后来者看见光。

彩虹形婚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xinghunhome.com/article-946.html

© 2015 彩虹形婚网 版权所有

Processed in 0.0203 second(s), 3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