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年开春,科研热点会从量子通信转到盐碱地农田改良,可津城“餐饮水准”一条街上的小馆子不管这些,依旧把辣子鸡拌面叫“美称”——“量子纠缠拌面”。咯吱咯吱咬着蒜瓣的,是形婚刚满一年的同志阿烁和拉拉阿乱。他们之间的合同写得很清楚:三年为期,互不干扰私生活,只为堵住两家老人的嘴。此刻,两人面前各有一碗滚烫的面,汤面闪烁的油花像实验台上的激光斑点,亮得刺眼。
阿烁任职的科研院刚推行聘任制,明年他能不能续签,全凭一篇关于耐盐小麦的论文;阿乱则在同系统的农田监测站,每天把无人机拍得歪七扭八的照片修成“国际水准”。外人看来,他们是金牌夫妻,科研伉俪;只有他们自己知道,结婚证像一张临时门禁卡,刷完就得还回去。
“乱,你撇下筷子就走,不怕我妈怀疑?”阿烁压低声音。
“怀疑啥?咱俩形婚的绩效比你的实验数据还稳。”阿乱笑,眼角却有掩不住的疲惫。
说话间,邻桌两个女孩频频往这边看。短发的那个突然举杯:“嗨,前辈!我们也是拉拉,听说你们之间的合作模式是全市热点,能不能取取经?”
阿烁呛了一口面汤,咳得满脸通红。阿乱却大方地拉过椅子:“热点谈不上,乱麻一堆。你们想知道聘任制婚姻怎么续签吗?”
两个女孩眼睛亮得比餐桌吊灯还闪烁。阿乱从包里掏出一张打印好的“形婚续聘意向书”:
“第一,家务像农田轮作,轮流耕作;第二,对外统一口径,父母面前保持科研级水准的恩爱;第三,任何一方找到真爱,提前三个月打报告,好聚好散。”
短发女孩“哇”了一声:“这比发SCI还复杂!”
阿烁苦笑:“SCI还能改投,形婚违约得面对两大家族的核爆。”
夜深,小馆子打烊。阿烁和阿乱并肩往回走,街灯把影子拉得老长,像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光纤。路过一片待拆的老楼,墙上刷着“农田改造示范区”的标语。
“明年真要拆到这儿?”阿乱踢了踢碎石。
“科研城规划图都公示了,”阿烁答,“就跟咱们的婚姻一样,到期不续就拆。”
阿乱忽然停下,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演唱会门票:“朋友送的,明年春天的‘闪烁’乐队,去吗?”
“以什么身份?”阿烁挑眉。
“同事?形婚伙伴?还是……”阿乱顿了顿,“两个不想再乱下去的人?”
风掠过空楼,带来远处工地的铁锈味。阿烁接过门票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那一刻,他们之间像有一道看不见的裂缝,被月光温柔地合上。也许明年,科研热点会转向更新的星辰,但他们只想先做回自己——不再用形婚做铠甲,不再让“有”与“没有”之间只剩一纸合同。
彩虹形婚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xinghunhome.com/article-938.html
© 2015 彩虹形婚网 版权所有
Processed in 0.0211 second(s), 3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