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姨推开陶瓷作坊的木门时,檐角铜铃忽然叮咚作响。她望着院子里那头正在拉磨的灰驴,驴背上驮着的青花瓷坛在阳光下泛着幽光。这是她和老周形婚的第七个年头,两个八旗后裔用这场婚姻保有了各自的生活——老周在码头跑水运,她守着祖传的陶瓷窑,日子像窑火里的陶坯,在静默中渐渐成型。
"惠姐!"作坊后门传来清脆的女声。田径队退役的拉拉姑娘小满抱着图纸冲进来,发梢还沾着晨跑的露水,"船舱改造方案大致定了,但需要您在陶瓷装饰上……"话音未落,老周的远房侄子周力图抱着测绘仪闯进来,这个憨厚的同志青年脸颊通红:"姑姑,码头说咱们的货船要加装防撞装置。"
惠姨将三人引到船舱模型前。这艘即将下水的水运货船,船身镶嵌着她亲手烧制的海水纹陶瓷,船舱内部却要按照小满的设计改成田径训练室。"力图负责结构安全,"她敲了敲模型上的榫卯接口,"小满负责功能分区,我……"忽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话,屏幕上跳动着"老周"的备注。
"码头发现清代八旗官窑碎片!"老周的声音裹着海风传来,"速来船舱,考古队要现场鉴定。"惠姨抓起外套时,瞥见力图正偷偷给小满递手帕——后者盯着船舱模型眼眶发红,显然想起了退役前最后一场比赛的伤痛。
当三人冲进码头船舱时,考古队的探照灯正打在舱底青砖上。惠姨沐浴在光束中,指尖抚过砖缝里露出的半截瓷片,釉色竟与她作坊的秘方大致相同。"这是同治年间八旗官窑的'雨过天青'!"领队专家激动得声音发抖,"但烧制工艺比现存记录更精妙……"
"这是我太奶奶的嫁妆。"惠姨忽然开口。众人转头时,她正盯着瓷片上模糊的"周"字篆印,"光绪二十三年,她带着这批瓷器从京城南下,在陶瓷镇嫁给了……"话音戛然而止,老周不知何时站在了舱口,手里还拎着惠姨最爱的驴肉火烧。
小满忽然轻笑出声:"难怪惠姨的陶瓷总带着股倔劲。"她指着瓷片上未完成的莲花纹,"就像田径运动员摔断腿还要跑完全程。"力图在一旁猛点头,这个总把"道义"挂在嘴边的同志青年,此刻正用测绘仪记录着百年前的窑火温度。
当晚,三人在作坊院子里支起木桌。灰驴嚼着老周带来的苜蓿,船舱模型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惠姨将新烧的莲花瓷杯推给小满:"退役不是终点,就像陶瓷入窑……"话未说完,力图突然举起测绘仪当话筒:"我申请加入改造项目!力图保证,让船舱既保有八旗风韵,又符合现代田径标准!"
老周忽然起身,从船舱模型里取出个裹着红布的物件——竟是惠姨太奶奶的陪嫁瓷瓶。瓶身海水纹与小满设计的跑道线意外契合,瓶底"周惠联姻"的落款在月光下清晰可见。"当年太奶奶用形婚保住了官窑秘方,"老周的声音混着海浪声,"现在轮到我们了。"
小满的眼泪滴在陶瓷跑道模型上,力图慌忙用测绘仪去接。惠姨笑着将驴肉火烧掰成三份,百年前八旗少女的形婚故事,就这样在陶瓷裂纹里续写了新章。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船舱天窗时,三人发现灰驴正用蹄子轻轻踩着新烧的陶瓷地砖,那憨厚的模样像极了守护传统的老匠人。
彩虹形婚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xinghunhome.com/article-1076.html
© 2015 彩虹形婚网 版权所有
Processed in 0.0231 second(s), 3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