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的夕阳透过百叶窗,将办公室切割成明暗相间的条纹。林远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份《婚前协议》草案,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。作为律所合伙人,他起草过无数合同,但这一份格外特殊——这是他与林小雨的形婚协议。
"同志和拉拉组成形式婚姻,这在圈内不算新鲜事。"林小雨洒脱地笑着,将一缕短发别到耳后,"我爸妈天天催婚,你在律所发展,也需要一个'稳定家庭'来争取合伙人资格,不是吗?"
两个"林"姓的陌生人,因同样的困境坐在一起。林远是同志,小雨是拉拉,他们都渴望真实的生活,却又不得不对主流社会妥协。
协议条款冰冷而详尽:婚前财产公•证,婚后各自经济独立,每周轮流探望对方父母,节假日按严格顺序分配。最重要的是——"本合同有效期三年,到期后由乙方林小雨出具诊断证明,以不孕为由协议离婚。"
签完字那天,他们并排走出民政局。林远看着手中鲜红的结婚证,莫名感伤:"为了在垦区长大的爷爷奶奶能安心,我耗尽了所有勇气。"
婚礼如期举行。林远本地的小康家庭对小雨的"朴实"颇为满意,而小雨父母对这位年轻律师的"稳重"赞不绝口。宴席上,伴郎团起哄要新人讲述恋爱经过,小雨机智地接话:"我们是在法律援助活动中认识的,他为我处理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垦区土地纠纷。"
为了维持这个善意的谎言,他们制定了详尽的"作战计划"。林远像指挥战役的元帅,精心部署每个细节:手机相册里存着精心摆拍的亲密合影,日历上标记着所有需要共同出席的场合,甚至连微信聊天记录都定期"加工",以防父母突击检查。
最艰难的考验来自林远的奶奶。八十岁的老人特意从垦区赶来,拉着小雨的手说:"远儿从小跟着我们在垦区长大,夏天泡在清凉的河水里,顽皮得像只猴子。现在看到你们好好过日子,我就安心了。"那一刻,林远几乎想要坦白真相。
同居但分居的生活比想象中更耗心神。某个闷热的夏夜,空调故障,两人并排坐在阳台地板上乘凉。小雨突然说:"我前女友结婚了,和男人。"她的声音在夜色中破碎,"我们在一起五年,却比不上一个认识三个月的男人。"
林远想起自己三段无疾而终的感情。"至少我们还有彼此掩护。"他试图让语气轻松些。
"是啊,"小雨苦笑,"但这不就是最大的悲哀吗?我们需要用谎言来保护真实。"
转折发生在一个周末。林远母亲突然造访,当时小雨的前女友正好来找她。急促的门铃声中,林远迅速做出反应,让前女友躲进书房,自己则自然地挽起小雨的手臂开门。这个本能的保护举措,让他们躲过一劫。
送走母亲后,小雨靠在门上,长舒一口气:"刚才真像谍战片。"
"我们还要这样提心吊胆多久?"林远问。
问题没有答案。但那天晚上,他们第一次聊起了各自的感情经历。林远说起垦区夜空下的迷茫,小雨分享发现自己是拉拉时的心路历程。这些从未向主流世界展露的脆弱,在这个由谎言构筑的家里,反而获得了暂时的安放。
随着时间推移,林远的工龄满了五年,顺利成为律所最年轻的权益合伙人。小雨的设计工作室也开始步入正轨。外在的一切都在变好,但内心的重量却有增无减。
某次家庭聚会上,亲戚催生,林远照例以事业为重推脱。离席时,他无意中听到表姐的低语:"结婚两年还不要孩子,该不是有什么问题吧?"
那一刻,林远意识到,无论他们多么努力表演,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期待。晚上回家,他对小雨说:"我在考虑移民。不是逃避,是去寻找一个不需要如此辛苦伪装的地方。"
小雨沉默片刻,然后笑了:"记得在申请材料里写上我的名字。"
形婚像一座特殊的桥梁,连接了两个孤独的灵魂。它源于妥协,却意外地成为了理解与扶持的起点。当夜色渐深,城市灯火如星,那些仍在伪装中生活的人们,或许都在期待真正做自己的那一天早些到来。
彩虹形婚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xinghunhome.com/article-1048.html
© 2015 彩虹形婚网 版权所有
Processed in 0.0611 second(s), 3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