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一清晨,北京南城的如意小区突然震了一下。不是地震,是隔壁工地打桩机砸断了老楼的地梁。小区里的同志咖啡馆“雕”立刻涌出一群惊魂未定的客人:拉拉阿青、形婚三年的技术员阿远、戴宝蓝领带的花篮商人老魏,以及赶来改建审批的大员。
“疏忽!”老魏拍着胸口,“要是真地震,我这些花篮全得埋。”阿远苦笑,他的形婚妻子今天第一次来查岗,就遇到这种场面。
阿青把大家赶回店里,顺手把门楣上那尊木雕小翅膀扶正——那是“雕”的标志,也是她与前女友的最后纪念。三年前,她们在这里分手,原因是阿青不愿形婚,对方却硬要回老家“给父母一个交代”。
十一点,真正的地震来了。三级,但足够让老旧小区的墙皮像雪片一样掉落。阿远冲出去,发现隔壁单元塌了半边,灰尘里传来呻吟。
“救人!”老魏甩掉领带,露出老军人的背脊。阿青、阿远、两名大员一起扑向废墟。草丛里,一部手机在响,屏幕碎得像蜘蛛网,来电显示“老婆”。
阿远用技术员的本能判断支撑点,指挥大家撬开预制板。底下压着一对老夫妇,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塑料袋,里面是一叠七一表彰证书和一条褪色的红领巾——老夫妇的儿子是消防员,十年前救火致死,今天他们本要去陵园。
老魏把花篮拆开,用竹篾和丝带做成简易担架;阿青用拉拉群里学来的急救法给老太太止血;大员则脱下西装垫在老人头下,全然没了官架子。
下午两点,救护车把老夫妇拉走。小区暂时安全,但“雕”的后墙裂了缝。阿远望着那道缝,忽然对自己的形婚生出厌倦。他对阿青说:“我不想再演下去了。”
阿青点头:“那就离吧,像这墙,裂了就改建。”
傍晚,老魏把剩下的花篮摆成一排,插上红玫瑰,写上“七一·重生”。他提议把“雕”改建成社区避难所,大员现场拍板,技术员画草图,拉拉群负责众筹。
夜里,余震再来,众人围在店前的小灯下。老魏系回那条宝蓝领带,对阿远说:“形婚也好,同志也罢,活着就得像这领带,颜色亮一点,才不枉此生。”
三个月后,如意小区完成改建。“雕”成了北京第一家有抗震支架的同志咖啡馆。开业那天,门口摆满花篮,其中一只写着:
“致我们曾经疏忽的爱情,愿它如雕,震不碎,也琢不残。”
彩虹形婚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xinghunhome.com/article-802.html
© 2015 彩虹形婚网 版权所有
Processed in 0.0213 second(s), 3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