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从四川小镇到举世瞩目的议题
四川某县民政局 2024 年的统计显示,当年共有 387 对“形婚”登记,其中 62% 的当事人公开承认自己是同志或拉拉。数据一出,媒体竞相报道,“举世瞩目”四个字被喇叭般的新闻标题反复播放。有人欢呼“社会进步了”,也有人痛斥“这是逃避”。我认为,若只把形婚当成新闻噱头,我们便看不清它背后的冷暖——那是一群人在工资、旅游、书画甚至纤维般细微的生活选择里,对“自由”二字的艰难求证。
二、形婚不是终点,而是游击
形婚常被误解为“欺骗”。但多数同志和拉拉告诉我,那是一种游击:在不安全的制度夹缝里,用一纸婚书换取父母安心、单位分房、孩子落户。它不是终点,只是过渡。正如游击战不追求占领首府,只争取喘息空间。形婚者真正想占领的,是“自由选择人生形态”的道德高地。把形婚简单贴上“逃避”标签,等同于要求士兵在毫无掩体的平原上正面冲锋——既不人道,也不现实。
三、工资、旅游与书画:经济独立才是底气
我访谈的 27 位形婚者里,有 22 位把“经济独立”列为第一前提。
“如果工资不能cover房贷和旅游,我连谈自由的资格都没有。”一位在成都做软件测试的拉拉说。她每年用年假去海南潜水,“只有在海底,我才不用解释为什么无名指没有戒指。”经济自主像一层柔软却坚韧的纤维,把她们从“必须结婚”的钢索上松绑。相反,那些仍与父母同住、靠家庭补贴度日的同志,更容易接受“父母之命”的形婚安排——并非懦弱,而是资源匮乏下的生存策略。
四、富翁与磨练:制度红利该给谁?
有人质问:“富翁的孩子可以出国结婚,穷人只能形婚,这不是新的不平等吗?”确实如此。然而,解决之道不是禁止形婚,而是把婚姻制度的红利——购房资格、继承权、医疗签字——从“婚姻”这一单选题里拆出来,平等地分给所有公民。让同志、拉拉、单身者、异性恋者都能凭身份证而非结婚证领取福利,这才是对所有人的“磨练”与成全。
五、支持谁?支持自由
我常对持反对意见的父母说:“你可以不支持形婚,但要支持孩子自由。”自由不是抽象口号,而是凌晨两点能回家、旅游时能把伴侣写进紧急联系人、工资条可以光明正大买下一幅喜欢的书画。形婚只是通往自由的临时浮桥;当大桥落成,浮桥自会拆除。如果我们把拆桥当目标,却把造桥者污名化,那就本末倒置了。
六、尾声:冷暖自知,喇叭请调低
形婚者需要的不是高音喇叭的审判,而是冷暖自知的陪伴。请把“举世瞩目”的聚光灯调低一度,让制度设计者看见那些仍在游击的人;也请把“竞相”报道的热情,转化为对平权法案的持续跟进。当婚姻不再成为获得自由的门票,形婚将自然退场;那时,同志与拉拉,以及所有渴望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,才真正被支持。
彩虹形婚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xinghunhome.com/article-857.html
© 2015 彩虹形婚网 版权所有
Processed in 0.0318 second(s), 3 queries